查看原文
其他

独家|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背后的故事

读写师 2021-10-14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一间读写教室 Author 蒋军晶

点击上方“读写狮”可以订阅哦


“走近大师,品读经典”系列之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,你买了吗?没有的话来听听编者怎么说!

本文转自蒋军晶老师的公众号“有一间读写教室”,感谢蒋老师授权。


编写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对我来说,真是一件幸福而艰辛的工作。

编写的过程,就是一次完整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。我愿意把这个过程梳理一下,如果有人能从中得到了一点启发,我会很高兴。

这个学习过程大致如下:

1

面对真实的问题

2

搜集资料

3

思考、梳理

4

输出(写作)



什么是面对真实的问题?



说白了,就是我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苏轼,我想走近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。不是像我初中的时候,只是背诵了教材里的几个“标签”——苏轼是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。至于——苏轼在政治上到底有什么成就?他是一个官迷还是老百姓的知音?苏轼在思想领域到底提出了什么重要的主张?他的观点现在还经得起推敲吗?苏轼的诗词到底好在哪里?他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吗?——我一概不知道。


随着阅读的深入,我的问题越来越小,越来越“真”。所谓越来越“真”,就是这些问题真的是我想知道的,不是为了编书完成一个任务。例如为什么大家都爱苏东坡,到底爱他什么?苏东坡一辈子碰到那么多困难,换作别人,精神上早就垮了,他却总是乐观,一副打不倒的样子,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,是天生的性格所致吗?苏东坡如果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,他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困难呢?当你面对的是真实的问题的时候,你的学习、研究就变得有趣起来,你就不觉得枯燥,你就不觉得劳累。


可以在淘宝网上购买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啦!


怎样搜集资料?



搜集关于苏东坡的资料倒并不是什么难事,因为关于研究苏东坡的书籍和文章实在是太多了,用“汗牛充栋”来形容都不过分。关于苏东坡的传记我就找了七八本,比较之后,我就发现有的传记太严肃,一板一眼、四平八稳,像读一个会议报告,读不出苏东坡传说中的“光彩照人”。有的传记太“油腻”,网络用语过多,好看是好看,但越看越像“戏说”,不可信。比来比去还是林语堂的《苏东坡传》值得信任、让人喜欢。我也尝试阅读《苏轼文集》,不管怎么样,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才是苏轼本人当时所写,读这些诗文,你是在和他直接对话,而且就像威廉·里昂·菲尔普斯所说的,你不必担心他正在睡梦里,或者正在旅途中,留下诗词的苏东坡,随叫随到。我甚至找来苏轼的《黄州寒食诗帖》等碑帖,也临摹一下他长得像“蛤蟆”一样的字,找找感觉。


可以在京东网上购买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啦!


梳理是一件很难的事。



搜集的资料越来越多,苏东坡这个人越来越丰富、立体。可是,难题马上就来了。林语堂写《苏东坡传》写了二十多万字还觉得有很多遗漏,还有很多缺憾。我现在要这么多信息“浓缩”成一本轻薄的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,里面还要放苏东坡的诗词作品,办得到吗?


唯一能做的就是删减、删减、删减,梳理、梳理、梳理。我要尽可能留下“精华”。哪些是精华?我既要找出别人众多评论中“重合”的部分,因为“重合”部分就是大家的共识;也要相信自己的理解,不能简单地人云亦云。最后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分成了三个部分。第一编“苏轼这个人”,算是苏轼小传。第二编“苏轼作品选读”,顾名思义,就是将苏轼诗、词、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新的角度加以编排。第三编是“苏轼的朋友圈”,“朋友圈”是一个新的流行词汇,这部分内容是想通过苏轼让大家延伸了解同时代的杰出人物。


总之,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想通过极其有限的篇幅,让大家能够感受到苏轼的智慧、眼界、格局,包括生活情趣,而不只是记住一个“盛名”,或者只是知道了一堆事件。如果,有人读了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,不够满足,想去找更多的苏轼的书来读,那真是再好不过,因为这正是这本小书想达到的目标。


可以在当当网上购买《小学生苏轼读本》啦!


怎么将“苏轼的一生”编写出来呢?



大家发现了吗?当你要发表一次演讲,做一个ppt,写一个研究报告的时候,你会更认真地阅读、梳理你搜集的资料,会想方设法读出自己的见解。没错,“输出”会倒逼一个读者更高效地去阅读。而且当我动笔开始写的时候,我会想到读这个书的大部分是小学生,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写得深入浅出,要通俗一点,要幽默一点,要有一点时代气息,除了文字,还可以穿插一些更直观的让人一目了然的图表。但是,我也不能写得太油滑,一味搞笑。这个度可真难把握啊。但这次编写毫无疑问锻炼了我写作上的“读者意识”。


我之所以这么详细介绍我的“编写”过程,那是因为我觉得,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这样的,小学生也可以尝试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。最近,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,其中有几名小学生协力完成的一篇《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》尤其吸引目光,里面的几个研究成果如《苏轼的社交圈》《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》很有意思。虽然课题研究所用的方法并非是文章所说的大数据研究,只能算是普通的数据统计,但他们对文献的搜集、利用与解读,确实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功力。当然,有人质疑这些“研究”,大人过度参与了,这个确实可以商榷,但这种学习的方式还是值得提倡的。


研究苏轼可以这样,研究其它问题,不同样如此吗?



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?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古人?面向未来的知识我们都学不完,我们为什么还要回首过去?


难道就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,比别人多写出几个“填空题”吗?难道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记忆力、背诵能力比别人强吗?我们不要做一个知识的容器,我们不要做一个“掉书袋”。比背诵,比记忆,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,是好奇心,是探索。


我们会喜欢上苏东坡,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旷世才华。

我们读“大江东去”,我们读“明月几时有”,我们读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,我们读他的诗词,我们慢慢能看到他的勤勉和旺盛的学习欲望,看到他接近天真的幽默,看到他在艰难里总是能快乐,看到他面对别人面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善意……

更过关于蒋老师的精彩文章,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:

刚刚,百班千人又和全人教育发生了“小碰撞”丨百千快报

听完特级教师蒋军晶这堂课,才知道语文惊人的美丽!

蒋军晶:写作是为了应对生活,更是为了寻找自己

蒋军晶:用上“高级词汇”轻松打败写作路上的拦路虎丨名师有招

蒋军晶:我理想的语文教学是怎样的?丨名师讲坛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